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首页 - 关于我们产品分类

铜像制作手法的分类讲解

关键词: 日期:2014-12-29 

铜像制作手法一般分为锻铜和铸铜。其中铸铜像制作是指以铜为主要原料,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,经冷却凝固、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、尺寸和性能的铸造工艺制作的雕塑艺术品。

铜像主要包括铸铜像、锻铜像、紫铜像等。
铸铜像制作的历史非常悠久,且技术成熟,铜铸雕塑是我国的传统工艺,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,随着社会的发展,铜雕工艺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。现在铜 铸雕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,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见到铜铸雕塑,在公共场合,这些雕塑不仅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,还具有象征意义。铸铜的工艺要比锻铜复 杂,艺术创作的复原性好,因此适合成为精细作品的材料,很受艺术家的喜爱,尤其人物雕塑最为常见。但其容易氧化,所以要多注意保养。
锻铜像的过 程,是先做出一个模子,然后用特制的胶粘在固定位置上,将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的铜板放在模子上用锤子进行敲打,敲打后又恢复坚硬,这样便可以成形,如果尚 未成型时铜板变硬可以反复加热,但最好不要超过三次,做好后方进硫酸铜内浸泡,最终制作出艺术作品或其它生活、工业用品。
紫铜像制作的主要原料为 紫铜,本来铜是铜单质,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,各种性质见铜。紫铜就是工业纯铜,其熔点为1083℃,无同素异构转变,相对密度为8.9,为镁的五倍。 比普通钢还重约15%。其具有玫瑰红色,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,故一般称为紫铜。它是含有一定氧的铜,因而又称含氧铜。若在没有紫铜的情况下,可选择应 用黄铜制作出质量较好的紫铜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