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
首页 - 关于我们产品分类

铜鎏金佛像年代鉴定方法

关键词: 日期:2015-03-26 

  北朝(北魏以后)时期,佛像头为盖碗式,脸长而瘦,高鼻大耳,闭目凝神,面目清癯,高额发髻,呈螺旋式,披袈裟,袒右肩。有的结跏趺坐,有的盘腿坐,掌心朝上。北魏造像还有一显著特点是主佛两旁常有1至2尊菩萨,多为立姿。

  隋唐时期铜铸造像,头扎莲花冠,脸庞圆,腮发胖,高额髻,身着僧祗支,外披袈裟,宽衣下着百褶裙,垂于双足。

 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,有的高发髻,脸上胖下尖,身段高长。宋代出现了普贤、文殊、观音铜像,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、狮背、狲背上。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,通高22米余,共有42臂,造型纤细颀长,比例匀称,衣纹流畅,富于宋代艺术风格。

  藏佛与汉佛也不一样,藏佛胸高乳大,汉佛胸平乳小。还有,嵌松石者多为藏佛,刺头者皆为汉佛。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11面观音,就是典型的明、清藏传佛教鎏金铜造像。

  采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。古代鎏金铜佛像,大都局部有锈,在实验室里用硫酸或盐酸对锈进行溶解后,根据能否分解出铜离子或杂质离子,可以断定是作锈还是自然锈。


手机:13819784028
        15068464679

在线客服
请您留言

感谢您的关注,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,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,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。
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