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- 关于我们产品分类
佛陀的传承
巴利圣典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佛典。梵文在公元开纪时才出现在印度,巴利圣典至少比梵文大乘经典早了两百多年,在迦腻色迦王(Kaniska)时的第四次佛经结集也认为佛陀的话是记载在巴利圣典中。汉传的四部阿含经同样的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佛典,但是被汉传佛教贬低为小乘而被遗忘了两千五百年。
南传佛法所教授的佛法,信众遵随佛制的戒律与佛法修学,两千五百年来没改变到。南传佛法朴实的教义,是以八正道的修学为主,法义上的十二因缘、四谛的苦,集,灭,道、是用以破除我们对五蕴、六入处等的执著,这些都有法次、法向;修道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七类如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等就是法次、法向。辅以四梵住的慈,悲,喜,舍,来修学的,并以自身的体验来印证四圣谛。每一个修行人不论是出家、在家都可以随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生活的方式,亲身实践八正道来提升自己,以便减少烦恼的困扰和贪嗔痴的束缚。
佛陀的教法是用来度人得到和平与安乐、达到寂静与涅槃。佛教整个教法以此为中心,不为满足个人的好奇心,或是参与玄谈,谈论与解脱烦恼痛苦无关的事。在[相应部]V.370里佛说∶「诸比丘!我所知道的许多事物,我并没有告诉你们,我只告诉你们极少的部分,为什么呢?因为它们与梵行无关,不趣厌离,离欲,解脱,寂静,不导至全面认知,园满智慧,和涅磐。因此我不告诉你们那些。